【荦荦大端什么意思成语荦荦大端什么意思】“荦荦大端”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物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问题。这个成语出自《荀子·儒效》:“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持天下,此其大略也;而未及者,其小节也。故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夫是之谓大端。”其中“荦荦”意为明显、突出,“大端”指主要的部分或关键点。
在现代汉语中,“荦荦大端”多用来强调事情中的重点或核心内容,具有总结性、概括性的意味。
一、总结说明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荦荦大端 |
出处 | 《荀子·儒效》 |
拼音 | luò luò dà duān |
释义 | 明显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问题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强调事物的核心或重点 |
近义词 | 大事、要事、关键、核心 |
反义词 | 细节、琐事、次要、枝节 |
例句 | 此事的荦荦大端在于资金问题,必须优先解决。 |
二、使用场景
1. 学术写作:在论文或研究报告中,用于指出研究的重点或核心问题。
2. 政务报告:政府文件中常用“荦荦大端”来强调政策或工作的关键点。
3. 新闻评论:媒体在分析事件时,常用该词突出主要矛盾或核心问题。
4. 日常交流:虽然较为书面化,但在正式场合中也可用于强调某件事的重要性。
三、常见误用
- 混淆“荦荦大端”与“荦荦大者”:虽然两者意思相近,但“荦荦大者”更偏向于“重要人物”或“重大事件”,而“荦荦大端”更侧重于“主要部分”。
- 误用为形容人:如“他是个荦荦大端的人”,这是错误的用法,应避免。
- 过度使用:在口语中频繁使用会显得生硬,建议根据语境合理选择。
四、总结
“荦荦大端”是一个具有古典文化底蕴的成语,常用于强调事物中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问题。它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在正式场合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文化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