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轿车疲劳驾驶怎么处罚扣多少分】疲劳驾驶是道路交通中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容易导致驾驶员反应迟钝、判断失误,从而引发交通事故。为了保障道路安全,我国对疲劳驾驶行为有明确的处罚规定,包括罚款和扣分等措施。以下是关于小轿车疲劳驾驶的处罚标准及扣分情况的总结。
一、疲劳驾驶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规定,疲劳驾驶是指驾驶员在连续驾驶过程中,因身体或精神状态不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能力下降,无法保证安全驾驶的行为。
二、疲劳驾驶的处罚标准(以小轿车为例)
违法行为 | 处罚内容 | 扣分 | 法律依据 |
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 | 罚款200元 | 不扣分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0条 |
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出现明显疲劳症状,如频繁打哈欠、视线模糊等,被交警认定为疲劳驾驶 | 罚款200元 | 3分 |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62条 |
造成交通事故的疲劳驾驶行为 | 视情节严重程度,可吊销驾驶证 | 12分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 |
三、注意事项
- 日常驾驶中,建议驾驶员每连续驾驶2小时后,应停车休息不少于15分钟,避免疲劳。
- 长途驾驶时,尽量多人轮换驾驶,减少单人连续驾驶时间。
- 夜间行车时,更应警惕疲劳驾驶,因为此时人体自然进入困倦状态。
四、总结
对于小轿车驾驶者来说,疲劳驾驶不仅违法,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根据相关法规,疲劳驾驶可能会面临200元的罚款,部分情况下还会被扣3至12分不等。因此,驾驶员应严格遵守驾驶规范,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确保行车安全。
提示:以上信息基于现行法律法规整理,具体执行以当地交管部门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