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诗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原文如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其中,“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两句尤为人称道,它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感展现了相思之苦。
“晓镜但愁云鬓改”描绘的是清晨梳妆时的情景。这里的“晓镜”指的是早晨对着镜子梳妆打扮。“云鬓”是形容女子乌黑亮丽的发髻。然而,在这里却带着一种淡淡的忧愁,因为担心岁月流逝,容颜老去,美丽的云鬓也会改变模样。这种对青春易逝的忧虑,实际上是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一种体现,表现了主人公对于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不舍。
而“夜吟应觉月光寒”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夜晚独自吟诵诗句的时候,会感受到月光的清冷孤寂。“寒”字不仅指代自然界的寒冷,更是一种心理上的落寞与凄凉。当一个人沉浸在思念之中时,周围的环境似乎也变得冰冷起来。这种感觉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空间以及情感状态的描写,塑造了一个执着于爱情的人物形象。他既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又害怕失去这一切;既渴望得到对方的消息,又深知相见不易。这样的矛盾心理正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感情体验,因此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普遍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