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昔曹冲年五六岁,聪慧异常。尝有库吏失所藏物,惧罪不敢言。冲知其事,乃往见父操,曰:“儿闻库吏失物,父何不宽恕?”操笑曰:“此库吏自当受罚。”冲遂取一石置案上,谓操曰:“若此石可代库吏,父能免其罪否?”操奇之,问其故。冲对曰:“父以石代库吏,石无知而尚可代之,况库吏乎?愿父怜而赦之。”
操闻言大悦,果赦库吏。
翻译:
从前,曹冲五六岁时,就表现得非常聪慧。有一次,负责管理仓库的小官吏丢失了物品,害怕受到惩罚而不敢说出来。曹冲知道了这件事后,便去见他的父亲曹操,说道:“我听说库吏丢失了东西,父亲为何不宽恕他呢?”曹操笑着回答说:“这个库吏理应受到惩罚。”曹冲于是拿了一块石头放在桌子上,对曹操说:“如果这块石头可以代替库吏,父亲能够免除他的罪过吗?”曹操觉得儿子的话很奇特,就问他原因。曹冲回答道:“父亲用石头来代替库吏,石头没有生命还能被用来代替,更何况是有生命的库吏呢?希望父亲能够怜悯并赦免他。”
曹操听后十分高兴,果然赦免了库吏。
这篇故事不仅展示了曹冲的智慧与善良,也体现了他体恤下属、宽容待人的品质。通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社会中对于人情世故的理解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